第39期
(
总第711期)
鄂 州 市 教 育 局 2012年10月24日
10
年如一日 他们甘做守护神
——为保证智障孩子的安全,鄂州17位教师组成“爱心接送团队”
编者按:《楚天金报》、《鄂州日报》、鄂州经视频道、鄂州新闻频道等新闻媒体全面而深地报道鄂州市古楼街道东城小学“爱心接送团队”的感人事迹,得到程少云副市长、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丁永辉的充分肯定,现将先进事迹材料刊发如下:
在鄂州市古楼街道东城小学,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都是智障儿童。因为各种原因,这些孩子每天的接送是个大难题。为了方便学生家长,让他们安心让孩子上学。该校17位教师,自愿组成“爱心接送团”,护送学生们上学、回家,每天4位老师,10年来,风雨无阻。
老师们自愿加入接送团队
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7:00,鄂州市江边八卦石9路车站台上,李小林老师翘首等待着他的学生。1个、2个、3个……约半个小时,他等的6个孩子陆续从9路车上下来后,他小心翼翼地牵着孩子们过马路,带他们到东城小学。几乎每天早晨,附近的居民都能看到这样温馨的一幕。
2003
年,在市领导的亲自关心和重视下,市教育局、市残联联合古楼街办在东城小学创办了市少儿康复培智中心,招收了一批智障学生。因为条件有限,这些孩子每天早晚都需要家长接送。2003年11月的一天,西山街道塘角头村一位70多岁老人来接孙子时,找到其班主任诉说苦衷。原来,老人的儿子媳妇离异,他一个人带着孙子,每天大老远来回接送,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老人想让孙子退学,但看到孙子在学校的进步,又有些不舍。
除了这位老人,华容临江、鄂城泽林、鄂州樊口等地的家长,也遇到了类似难题。为了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学校决心成立“爱心接送团队”:每天早上,由家长将孩子送上公交车,然后由老师到离学校较近的站点,定点接送;每天下午,老师再把这些孩子送到这些站点上车。学校有17位老师自愿报名,加入了“爱心接送团队”。
如今,在9路车八卦石站、1路车吴都站、5路、10路车东升花园站等地,每天早上7:00和下午4:30都有老师轮流接送学生,这些站点最远的离学校有几里路。
如何既减轻家长负担,又保障孩子们的上学安全呢?这项议题多次在学校工作会上研究、讨论、论证,最后一致决定,成立“爱心接送团”。班子成员每人督促一个班级,协调任课老师与家长无缝对接,护送孩子上学、放学。制定《班级值日表》,责任落实到班、到人,形成领导抓,抓领导的网格化管理。
“爱心接送”奏和谐
家校无缝化对接偶尔也要经历考验。2010年12月26日7时30分左右,李小林老师准时在八卦石站台等候学生,陆续地接到5名孩子。按惯例,王同学应该早就到了,今天却迟迟不见下车,李老师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对方抱歉地说,接到单位临时通知,上午要迎接大检查,所以没时间送孩子上学,打算将孩子锁在家里。“王妈妈,既然你有特殊情况,挤不出时间,那我上门接孩子吧!”“真是太感谢了!”。事不宜迟,李老师带学生们以最快速度到校,又火速骑电动车奔赴丰润园小区,径直来到王同学家中,接走孩子。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老师,让王妈妈热泪盈眶。
为送孩子脚打起了血泡
然而最让老师们苦恼的是,有时候等不到公交车。特别是泽林镇一带的孩子,往往要送到几站路开外的车站坐车。有一次,“爱心接送团”的吕老师送孩子到八卦石,等了1个多小时,还不见9路车来,眼看天快黑了,吕老师非常着急,连忙牵着孩子连走带跑赶到明堂站,孩子坐上车后,她一个个给其家长打电话,回到家时,已经晚上8点多,她的脚打起了血泡。
吕
老师说,前几年没有直达程潮铁矿的车,老师们送孩子坐21路车到飞鹅车站,再转乘程潮铁矿的车,来回有10多里路。在这支爱心团队中,大多是年轻的女老师,为了接送孩子上学,爱美的女老师上下班时,全都改穿平跟鞋。
公车司机也被老师感染
每次送孩子回家时,老师都要拜托司机,告诉他们哪一个孩子,该在哪一站下车,时间长了,公车司机对每一个孩子都很熟悉,到站时会提醒孩子下车。
10
年来,老师们的爱心行动,也感染了公车司机。吕志姣老师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前年冬天,外面下着大雪,她送孩子到9路车站坐车时,看到换了新司机,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她很担心他不知道提醒孩子下车,便一个劲儿地向司机介绍孩子们各自在那一站下车,年轻司机认真地听着,微笑着说:“老师,你放心吧!老司机都对我说了,我记住了,知道提醒他们。”吕老师说:“我当时听后,感动得流了泪,有了司机的这句话我心里更踏实了,我们用爱感动了司机,我们的爱在传递。”
每天4个老师,“爱心接送团”17名老师轮流接送,10年如一日,风雨无阻。鄂州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吴岳洲说,10年来,“爱心接送团队”把更多的爱心、关心、耐心、细心放在残疾孩子身上,长期的坚持和爱心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尤其是学校所有老师没有拿一分钱的特教津贴,大家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奉献。
(城区管理科供稿)
报:省教育厅,市委常委、副市长。
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市纪委办公室。
发:
各区教育局,各街办、乡镇中心学校,局机关各科室,
局属二级单位,市直学校、幼儿园。
共印1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