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韵音润童细无声 研语花开满庭芳

——鄂州市实验小学吕红芳名师工作室“一堂好课”语文研修工作坊活动

信息来源:鄂州市实验小学 日期:2021-10-11

   (通讯员:姚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历经人间春色的渲染,承载夏日热爱的深情,一抹秋色在枝间绽放,一韵秋华在指尖落笔,一束秋光在窗外温存,一段秋音在窗内流连。听,上课铃响了。让我们一起走进盛满丰收的鄂州市实验小学,聆听吕红芳名师工作室“一堂好课”。 

对答如歌   行“韵”流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如何引领学生用兴趣打开知识的大门?姜睿老师用《对韵歌》给出了她的回答。“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是什么呢?”“大树见她点头,小草见她弯腰......又是什么呢?”生动亲切的演绎配合具象活泼的谜语,让同学们沉醉在思考里;律动十足的童谣搭配形象灵动的手势,让孩子们徜徉在《对韵歌》中。 

   姜老师带领孩子们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去感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去观赏动植物“花、树、鸟、虫”,去品味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孩子们在有滋有味地多种朗读中,感受汉语的音韵之趣、节奏之美;在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的阶梯式引导中掌握自主识字方法,学会了“对”的含义,理解了对应关系。 

   一笔笔讲解,让写字教学落实在眼间;一方方田字格,让写字练习巩固在笔尖;一句句叮嘱,让写字方法牢记在心间。优秀书写作品展评,你说我讲,兴趣盎然。 

b”开云雾  一拼定音 

  “戴上帽子的老朋友,你们还认得它吗?”付佳颖老师带上俏皮可爱的拼音宝宝,和孩子们一同开启学习《bpmf》的快乐旅程。 

  难点突破?不难。“b”的发音教学中,付老师的设计处处都是细节。采用直呼法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声母与音节的发音方法,用充满挑战的听音练习突破声母b与带调韵母a的发音难点。运用色彩鲜艳的情境图、朗朗上口的短句,引导孩子们学会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建立声母音和形的联系。 

  巩固新学?扎实。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付老师精心挑选趣味性强的课间律动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手脑并用,进行声母b与单韵母的拼读练习。在声母b的书写环节中,付老师引导孩子先观察笔画、笔顺、每一笔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边示范边书空,打好写字基础。巧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在帮助学生识记层面下足功夫,整个课堂活力十足。 

  拓展延伸?不在话下。在课堂中,付老师结合语言环境看图说话,认读“爸爸”,紧密联结生活实际,提供契机让学生举一反三体会轻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获得感、成就感,实现学以致用。 

硕果携秋至 研讨伴教来 

  在这一韵秋色里,总有身影温暖秋月冷露;总有声音安抚秋虫孤鸣;总有思虑延绵金桂馥郁。那是举手投足带着风雅,眉梢眼角藏着智慧的她们用晨曦星光去孕育,用辛勤汗水去浇灌,终酿得郁郁秋味。 

  秋叶捎来的故事,请听!     

潜心研磨课 倾心助成长 

讲述者:姜睿 

  中秋节假期结束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从自己为《对韵歌》所准备的三种教学设计中选取我认为最优的一个版本,敲开了余老师办公室的门。但在余老师的点拨下,我很快明白,第一次教学设计非常失败!我犹如一个战败的士兵,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细心的余老师察觉到了我的消极情绪,不断地给我加油鼓劲,告诉我:“你是可以的!首先你要相信自己!教学的设计并不难,只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你一定会找到好的方法。”就这样,工匠精神的余松兰老师不分昼夜地指点我重新设计《对韵歌》的教学方案。 

  923日,我再次与余老师交流,感慨于余老师的细致入微,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她的思考;感慨于余老师的倾囊相授,她把她的知识毫不吝啬地一一传授给我。只记得我的笔飞快地在纸上记录着,生怕漏掉一字一句。看着写满了的记录纸,我感受到了余老师给予的无限力量。当晚,我便将完整的教学设计整理出来,并着手设计教学课件。面对这凝聚着厚重期望的教学设计,我不断挑选图片、排字布局,不愿在任何一个标点符号处放松。 

  924日,教学设计和课件得到了余老师的肯定!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将精心设计和制作的课堂呈现出来了!紧张的是,我担心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而留下遗憾。向余老师吐露心声后,余老师告诉我:“只有将教案背得滚瓜烂熟,你才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备教案的同时还要备学生,这样你才能做到应对自如。要注重课堂的模拟,没有学生的试讲也有必要,可以对着镜子练习自己讲课时的表情和动作。” 

  926日起,我便开始了疯狂的背诵和演练模式,走路时背、睡觉时背、吃饭时也背,晚上夜幕降临时,害怕因为睡觉而耽误背诵时间,又担心不睡觉会影响第二天的正常教学,于是,我定好闹钟,每间隔两小时响铃,醒来后背诵一个小时,睡一个小时,如此反复。 

  为了让整个课堂更加成熟,在教导处的支持下,我在正式上台前的28日进行了第二次试讲,赵校长、余老师和一年级组的老师们都参与了听课,意外的是,大家都给我竖起了大拇指,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 

  29日上午第二节课,当我顺利地上完这节课后,得到吕校长、余老师及其他各年级组的各位老师的好评时,我思绪万千:上课,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在数个不分昼夜的背课中,在一次两次的试课中,在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中,我也一次次地收获着。“一节成功的课”背后离不开吕校长和余老师的专业指导,离不开教导处和办公室同仁们的帮助,离不开各位老师的鼓励。这不仅仅是一节课,它集中了一个团队的智慧,是这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感谢一同战斗在教学研究这条战线上我的可敬的领导、可爱的同事们,让我在研究中提高,在磨课中成长! 

  钻研无止境 红烛照前行 

  讲述者:付佳颖 

  当我得知自己要在这么多优秀并且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面前上这节课时,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新老师,我充满了惶恐和不安。更多的时候,我都在扣问内心,我能上好这节课吗?每天都在不断思考,我应该如何上好这堂课呢?于是,在吕校长的指点下,我请教了余老师、程老师和李老师三位优秀的老师。 

  李老师知道我要上《bpmf》这节课后,她按照设计流程,把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句话应该带上什么动作,都一一讲解并演示给我看。同时,李老师也看出了我的紧张和不安,一边为我指导教学设计,一边为我加油打气。晚上回家后,李老师还会发微信鼓励我,那些话语如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 

  余老师则给我送来了意外的“礼物”:一种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拼音教学方法——直呼法。由于我对直呼法还不熟悉,余老师便耐心地为我排疑解惑,细致到每个音应该怎么发,都会演示给我看,然后把整个教学流程为我分析得清清楚楚。每当要换到下一个环节时,都会亲切地问一句:“这个环节弄明白了吗?”经过余老师的梳理和指导,我恍然大悟,原来拼音还可以这样教。 

  同时,我的这节课,也给程老师添了不少麻烦。程老师身体不是很好,但是每次只要有老师去请教她,她都不顾自己的身体,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 

  第二天就要上台展示了,但还有很多必要的内容没有呈现出来,作为新老师,我有点不知所措。于是余老师和程老师马上把我带到图书室,一边梳理磨课时出现的问题,一边为我提出新的建议。看到眼前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不辞辛劳,花费如此宝贵的时间给予我指导和帮助,我觉得自己应该是最幸福的老师了吧。他们就像红烛,为后辈献出所有的光和热,只为帮助眼前这个年轻人上好一堂课。于是晚上回家后,我按照两位老师提出的意见,一整晚都在研究教案,直到第二天早晨6点,我终于确定了最后的教案 

  在如此紧迫的时间里,我能完成这节课,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悉心帮助。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实小的一员,吕校长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才能够遇到如此关爱后辈的优秀教师们。她们不辞辛劳地指导、帮助我们,就是我们前行路上的光,是我们的榜样!作为新老师,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很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向各位老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不断进步! 

秋时话“语” 研之以“文” 

   秋阳红若柿,丹桂香如丝。秋日的热闹并不仅在窗外叫嚷,秋日的丰收也不只在田间麦浪。在课后点评环节中,参与了此次教研活动的鄂州市实验小学本部及恒大分校全体语文老师心潮澎湃,不断回顾课堂中一言一行的风雅,纷纷回味教学中一问一答的智慧。 

   教研无止境,共研共成长。最后,吕红芳校长深度剖析此次识字课与拼音课的设计意图,为在座老师理清汉语拼音教学思路,要求拼音教学起始年级一定要做到“零起点”教学,课堂要关注“零基础”的学生,强调全体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的正确、规范。在“双减”背景下,全体老师更应思考并落实作业设计的科学合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秋高气爽,是音皆可成韵;启智正德,处处都是文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正是全体实小老师不变的初心。若将心血绘成花,人生何处不芳华?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43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教育局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人:吕恒金    电话:0711-3386001
值班电话:0711-3386001(办公室) 办公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60号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