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双减”清风,为期两周的鄂州市实验小学“校园开放日”活动中,家长们倾情参与,实小教师各美其美,实小课堂灵动求真,实小教研氛围浓厚。阔别已久的抱朴讲坛也携累累硕果回归教育的原点。
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实小良好教育生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九期抱朴讲坛以“‘双减’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改进”为主题,邀请六年级13位经验丰富、教学有法的教师分享关于“双减”课堂教学的思考,实小全体教师认真聆听,向优秀看齐,以典型为范。
曾黎燕老师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旁征博引,展现课堂的无穷魅力:学习题壁诗,就重温《题西林壁》《题临安邸》;讲到净无苔,就重温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谈到花木成畦,就对比萧红《祖父的园子》。通过渗透复习,让学生学会归纳、类比,从而将新知旧文融汇贯通。
如数学逻辑般严谨的詹孝谦老师通过反思教学,体悟提高课堂效率的急迫性;通过研课,收获了“数学课堂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詹孝谦老师致力把快乐、健康、兴趣还给学生,把风驰电掣留给自己。
杜丹老师响应“双减”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呼吁,不断深耕课堂,把勤劳和智慧融入三尺讲台。从教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做夯实知识基础的教师、做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做教出数学品位的教师、做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做教出人文精神的教师,引领学生带着学习的向往奔赴知识的殿堂。
有扎实教学功底的丁雪燕老师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良策:读写结合,展开联想,让学生将课堂和生活相结合,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丁雪燕老师学无止境、勇攀高峰的教育态度感染着身边老师,拾级而上、终可拿云的教育理念鼓舞着每一位在“双减”道路上探索的实小人!
事无巨细、教学有法的向平老师分享了自己“解题意——知文意——入情境——讲故事——明事理”的教学思路,引领学生脱离枯燥的讲解,跳出死记硬背的牢笼。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乐于分享的品质令冬日暖阳高照,实小教研花开。
多年教龄练就深厚数学功底的张恒光老师,用奇思妙想为“双减”课堂添色增彩。为争做年轻人表率,张恒光老师勤勉敬业、向善向美、以德育人,竭力规范教学语言,打造高效课堂。
踏实肯干的肖海燕老师通过“聚焦核心目标,提升语文素养”为“双减”助力,引导学生习得人文知识和科学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善解人意、勤勉向上的黄珍老师慷慨地向青年教师传授“双减”锦囊:课堂教学是“减负提质”的主战场。学数学,多练不如精练,多练不如巧练。要做到精练与巧练,就要精心优化作业,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积极乐观,善于沟通的万蓓老师向专家寻解读、向前辈勤请教,使课堂的容量增大、宽度拓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在诗词的浸润下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滋养身心。
党办事务、教学工作一个不落的万克胜主任分享了自己在《数与形》的教学中通过设计层层关卡,让学生当问题的制造者,体验全新解题模式。学生抬头观察,从表象中发现规律、积极探索,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朱彩霞老师深入钻研,致力构建让每一个生命闪闪发光、学有所得的和美课堂。双减政策下,朱彩霞老师从“一课一得有目标”“读写结合有评价”“以生为本重感悟”三方面为课堂提质,为学生的成长赋能,让语文教学焕发新机!
“粉笔字要楷正,普通话字音要咬准,教学流程应烂熟于心,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和幽默性,才能做到上课有的放矢、轻松自如,自然流畅。”夏腊梅老师的数学教学启迪着青年教师。
崇真尚美、用画笔浸润童心的骆志高老师,为了让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上学得轻松、学有所得,课前收集、归纳繁复的秦朝史料;课上从欣赏入手,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课后鼓励评价,发掘孩子的闪光点,用扎实的美术教学在双减的蓝图中画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十三位教师对双减课堂深析厚量,怀抱纯正之心,回归朴实之路。
“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呢?”吕校长引领全体教师审视日常教学,并指引老师们从“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好不好、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听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清晰流畅、听学生的课堂发言是否有生成”等方面进行反思,为实小教师坚定行进的“双减”之路拨开层层迷雾。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吕校长深情寄语实小每一位老师:要全力以赴共研教学,守正出新描绘实小新篇。
今后,实小将继续携手家长和社会全力打造“三位一体”的“双减”工作阵地,确保“双减”工作落到实处,让“双减”政策的春风吹遍校园内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