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的实质运行已激活了乡村园所研训的“一池春水”。区域研训活动平均次数较同期增长3倍以上;参与研训人次高出同期200%;正在进行的各级研究课题19项,较同期多7项;园所研训经费投入成倍增加,农村园单打独斗的研训窘境得到改善。
一、管·理·导融合
共研教师培训发展“新样态”
控制、梳理、引导融合,体现顶层设计、系统思维和各方参与,是研训共同体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关键是研训体成员理念一致、价值认同,重点是对研训路径“全程”控制,聚焦“共研”全过程。市学前教育研训共同体贯彻“追随儿童 研思共建”理念,以幼儿园和教师专业成长为“初心”,以10个区域内省市级示范园为“中心”,以保教质量提升为“核心”,以园本研训为“重心”,以“七有”(有实施方案、有组织机构、有人员队伍、有发展目标、有工作计划、有规章制度、有经费保障)为基准,构建研训活动融合、研训平台融通、研训成果共享、教师共同提升的区域研训共同体“新样态”。
市实幼研训共同体有34所园“加盟”,首期带领大家对大班社会领域活动的游戏化开展进行研评和共思。
市二幼研训共同体有26所园“加盟”,带领参与园教师参观“5吧、4廊、23区、1教室”户外课程环境,感受园所“百种儿童 百种表达”课程理念。
南塔幼儿园研训共同体26所园“加盟”,以“自主游戏”案例分享,解析幼儿园教师如何对游戏中的儿童进行观察记录。
二、教·研·训融合
共创个性化生长“新格局”
教研、科研、培训融合,体现交融价值,融合优势,重点是彼此智慧共享通力协作,发挥和贡献各园的核心功能,体现团队的整合观,以实现共同目标。在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导下,各区有效统整研训活动,依托“研训共同体”中26所名园,49名名园长、名师、学科带头人、市区级骨干教师的优质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力的幼儿教师发展支持系统。鄂城区正高职称教师占小玲勇挑重担,带领“盟园”同研一堂“课”同做一道“题”。华容区发挥5所乡镇中心园引领作用,统建3个资源共享、经验互鉴、智慧共生的共同体,遵循“发现问题--共研-培训-应用-反思”研训路径,帮助区域内教师针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育教学的真实问题,提炼真实经验、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并提升为自身的教学技能,达到不仅仅是“园园教研”,更是区域内“全员共创个性教研”,形成研训一体化的“新格局”。梁子湖区梧桐湖园区一幼研训共同体“我的观察故事”的讲述活动,3所园3名教师分享教研案例,40名教师现场研讨,各抒己见,热闹非凡,已然成为日常研训常态。
三、测·行·炼融合
共享优质均衡“新平台”
测量、行动、提炼融合,三者构成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体现为团队及成员个体的行动观。三者融合同向而行。从教研活动到教科研训一体化,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原有教研活动的转型,推动教研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园本研修,共享打造优质均衡“新平台”成为广泛共识和积极行动。
市一幼研训共同体从邀请“盟员”25位园长和80名骨干教师观摩省教科院课题结题评审中拉开帷幕。大家纷纷表达参与和深入推广园本教科研成果的强烈愿望。华容区蒲团临江片区研训共同体重点聚焦教师专业能力和业务知识双提升。鄂州乡镇幼儿园园本研修从原来的几乎为“零”到目前百分百全园普及。各园从钻研政策理论和实践科研入手,创新专题学习、现场观摩、案例交流、策略研讨和成果分享等方式,优化评估和反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市“四优”教学评比,获奖的教师89人次为历年最高。城乡4所共同体核心园积极撰写案例,参加全国“两寻找 三研究”评比。
研途同辉启新程,训勉共进铸华章。建好区域学前教育研训共同体是市“教育十条”对学前教育优质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也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市学前教育研训共同体各位园所和老师们将一如既往、秉承初心,以研促教、以训促学,合众力、汇众智,让源源不断的“活”泉之水滋养幼儿童年、启迪教师智慧,为鄂州学前教育描绘精彩绚丽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