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中(小)学英语 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有效性研究
实 验 方 案
鄂州市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课题组
一、实验课题
中(小)学 英语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有效性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1. 课标及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发展的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想、展现个性的过程。”而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暴露的问题最多,许多教师对“如何有效处理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构建与实施关系”、“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体现的关系”等问题产生了诸多疑问与困惑,究其缘由是教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我们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2. 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目前中小学教学的一个普遍现状是:“教师教得挺辛苦,学生学的很痛苦;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是在学生的配合下完成知识的讲授任务,很少顾及到学生应有的发展。”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关键之一就是使得我们的教师要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三 、实验目标
1 .构建“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激励”的教学机制。
有效备课 ― 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对课程的内容做出“校本化”、“生本化”的处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指导 ― 包括有效“讲授”, 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讲授”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提问”可以使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真正的“有效提问”是“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
有效激励 ― 体现教师的评价艺术。教师能有效运用形成性评价,能积极期待每一个学生,并对他们怀有较高的成功期望。相信所有的学生能学、愿意学,并尽力帮助学生学会。
2. 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
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我们想通过以下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一是准备策略,就是怎样备课。主要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二是实施策略。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组织、方法选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来重点探讨和研究。三是评估策略,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
3. 教学相长。
通过有效教学进一步推进有效学习。通过实验使得教师具备一种教学探究和反思的意识,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不断自省“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了吗?”。使得学生初步具备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
四、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1 .实验假设
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是学生。我们的学生只有在具有了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的时候,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出发,真正做到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激励,用各种评估手段记录学生的各种进步,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学生沉睡的潜能被唤醒了,幽闭的心智被开启了,囚禁的情愫被放飞了。
2 .理论依据
(1) 国家关于教育教学的指导意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 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如《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方良、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方法》(鲍里奇主编)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曾提出一个“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它强调:教学本身是围绕着学习展开的,教是为学服务的。为学习而设计的教学即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把学习与学生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3)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目前,国内各地也纷纷开展了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大量先进教学理论和教改经验为我们深入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五、实验内容
中(小)学 英语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有效性研究;
六、实验方法
充分体现实验研究理念,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以量化研究方法为辅;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过程研究与形成研究相结合;个体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1 、案例分析法
在教学实践中,如实、准确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并进行分析、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分析产生低效现象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2 、实验研究法
确定实验班级,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提高初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进行验证和总结。
3 、调查法(开题调查,结题调查对比法)
通过对中小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了解初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程度,包括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三方面的现状。
4 、文献查阅法
查阅有关文献,将课程改革和教学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上的探索,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对策。
5 、资料数据比对
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七、实验步骤
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起步阶段(2013年9月—2014年6月):①组建机构;编制实验方案;②选择实验学校;开题培训教师;③申请指导;教学观摩;④修改、完善方案。
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6月):①教学设计和公开课展示;研讨会;②专题指导培训;③中期评估、专题成果汇编。
评估阶段(2015年9月—2016年6月):①实验成果展评与汇编(论文、案例、课堂教学实录等);②邀请专家、领导鉴定结题;③总结实验全过程,验证实验目标。
八、成果形式
1 .实验研究报告;
2 .论文;
3 .典型教学案例;
4 .课堂实录;
(执笔人: 缪 伟 邵秀萍 )
二〇一三年九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