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部署要求,按照“密切追踪、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有效防范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力维护校园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我市学校和托幼机构采取外堵内防、统筹兼顾方式,有效地预防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
我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甲型H1N1的防控工作,迅速制定了教育系统应急预案,成立了以杨植涛同志为首的鄂州教育系统指挥部和领导小组,完善了领导和组织责任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学校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站、板报等平台发送《致家长的一封信》,进一步强化师生科学饮食和卫生安全意识,敲响了甲型H1N1防控的警钟;同时把此项工作做为当前教育系统的一项重点任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组建了应急预备队伍,储备好了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日报制,按时向市防控小组报告疫情情况,切实抓紧抓好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工作。
二、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
一是学校和托幼机构以班为单位每天开展晨、午检,各班以班主任为晨、午检的负责人,重点检查学生有无发热状况,并做好书面记录。学校指定了专人负责对从疫区国家和地区归来的师生进行医学跟踪观察,准确掌握其回国时间、路线等信息,及时了解回国后的健康状况,并记录观察情况。发现了个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立即要求其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隔离7天。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切实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设立防护警示标示,供水水源地及其周围不得从事种植、放养禽畜、网箱养殖等活动,严防向水源中排放污水、污物。
二是做好了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消毒与清洁卫生工作,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校园网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讲解人感染甲型H1N1预防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积极鼓励学生课间到室外进行适量活动,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科学饮食、健康生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三、实行综合防控,做好业务培训、宣传工作和督查工作。
2009年5月初市教育局联合市疾控的有关专家及时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制定了科学合理防控程序,指导学校改善环境卫生,定期对学习和生活场所进行消毒;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管理,大力推行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性的防控模式。
2009年5月16至19日,以杨植涛同志为首指挥部全体成员对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防控工作进行了督查,查看了晨、午检、消毒等防控工作,并翻看了《晨检日志》。杨局长要求各地学校做好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家长参与防控。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问题:一是学习培训有待深入,师生对防治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平衡,特别是专职人员更要加强学习。隔离留观室的规范化建设和运行有待加强。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防控和能力建设,并利用多种形式向师生宣传普及防病知识,提高防控能力,严防甲型H1N1流感在我市流行。
鄂州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二00九年六月十九日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43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教育局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人:吕恒金 电话:0711-3386001 值班电话:0711-3386001(办公室) 办公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60号 点击总量: |